当前栏目 :教学动态
金信学院优秀在线教学案例二 ——在行情分析中学会投资,在“角色转换”中学习授课
文章来源:金融与信息学院 文章作者:岑宇 发布时间:2020.03.10

226上午八点半,18金融工程12班的85位同学准时在钉钉直播平台打卡签到,开始了《证券投资学》第一堂导论课学习。《证券投资学》是金融工程的专业核心课之一,也是金信学院本学期重点推荐的金课培育课程。根据课程特点,以往教学过程中构建了基于成果导向(OBE)的“课证赛”三位一体的教学及评价体系,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此次囿于抗疫原因,本课程需从线下的课堂和实验室搬迁到线上,对于课程教学团队和学生都是全新的挑战。

一、课前准备时。

针对课程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特质,课程教学团队的岑宇和朱艳敏老师在前期进行积极筹备,通过MOOC+SPOC结合的方式,利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钉钉直播和同花顺模拟交易软件,来应对此次在线授课的特殊情况,力求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

(一)在线平台建设和教学材料准备。

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已有一些《证券投资学》可供选择的较好的慕课资源,所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依托于中国大学MOOC的在线教学平台很快建设起来。课程团队成员共同研讨,对已有资源进行筛选、整合、补充,开发出适合我校本专业学生的在线课程。同时,有别于线下授课,对PPT等教学资料也进行了讨论和修改,保证开课前完成各项教学资料准备。

(二)直播平台测试和教学任务布置。

对教师来说,在线教学的挑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授课的地点从讲台搬到了钉钉直播平台,身份也随之从传统的老师华丽变身成为时下流行的“主播”。所以正式开课前的试讲非常必要也十分重要。学校前期已建立起的各班钉钉群,为组建在线教学班级提供了极大方便。通过试讲,一是了解到直播授课应注意的事项,如讲话节奏、师生互动等;二是与学生之间消除了陌生感;三是本次试讲也相当于是一节预习课,给学生发布了第一周课的学习资料和预习要求,以上准备都为之后的正式授课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堂进行时。

(一)理论课。周三上午八点半,18金融工程12班的85位同学准时在钉钉直播平台打卡签到,开始了《证券投资学》第一堂理论课学习。课程一开始,结合时局发展和证券市场走势,岑宇老师先给同学们分析了几张K线图。上下波动的图表立刻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纷纷参与到直播互动中来。点赞、扣“1”、教师提问后学生在屏幕上接力一般给出答案,师生都感觉,课堂氛围没有受到线上授课的限制,隔着屏幕大家也能有效交流。

(二)实践课。以往的实践课在实验室进行,过程中教师可随时走下讲台,解答学生的各类问题。因此,相较于理论课,在线实践课的难度更大。课程团队的应对措施:一是课前就实验操作制作了详细的PPT,除教师讲解外,将PPT与学生共享;二是结合实验指导书,更加明确地布置本次实验要求;三是与学生在线互动答疑。

三、课后回顾时。

(一)在线授课加强了师生交流。以往的线下授课,很多学生的课堂学习结束于下课铃声响起。而在线授课直播结束后,在群里或者加好友愿意跟教师就课程内容或延展交流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加。

(二)结合时局开展课堂思政。证券市场会受到宏观中观微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段时间的抗击疫情过程,以及其他如蝗灾等事件,均能印证。所以要求学生能关注时局、阅读各媒体平台的时事新闻。巴菲特说,“要投资成功,就要拼命阅读”。所以积极的、广泛的阅读,并在阅读中思考,这是对学习《证券投资学》课程提出的基本要求,也希望学生能将这良好的习惯一直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