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由我院和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宁波市数字金融产教融合联盟、科技金融时报、上海高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以“数字金融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浙江国际金融学术沙龙暨数字金融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我校举行,省内外业界知名专家学者、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企业家代表应邀出席,围绕数字金融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数字普惠金融的“宁波实践”以及数字金融如何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等热门议题,同主办单位、我校师生展开了深入讨论。
会议由我院院长郑长娟、副院长谢子远分别主持,副校长蒋天颖代表活动主办东道主致辞,对来甬参加学术沙龙及研讨会的嘉宾、学者表示热烈欢迎。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顾问、杭州海关原总工程师余月其代表学会致辞,他希望各位嘉宾、专家学者和业界同仁能够充分利用这次沙龙的机会,深入交流、分享经验、碰撞思想,共同为数字金融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专题报告环节,浙江工商大学钱水土教授深入剖析了数字智能时代耐心资本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紧密联系,为与会者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视角。宁波市金融办研究室主任陈嘉毅则通过详实的数据与生动的案例,全面展示了宁波市在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卓越成就与宝贵经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马翔教授从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与城市动能结构转换的全新维度分享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宁波跨境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海平带来了跨境电商物流金融保险领域的创新实践案例,生动诠释了数字金融在实体经济中的广泛应用与深远影响。
在《数字时代金融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专著学术研讨环节中,浙江大学金雪军教授,浙江工商大学钱水土教授,浙大城市学院数字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谢文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束金龙教授,浙江工商大学李义超教授,宁波市金融研究院原院长孙伍琴教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商学院副院长鞠芳辉教授先后对专著进行了点评。
专家们认为,《数字时代金融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从数字金融、金融创新、金融集聚、金融风险、金融市场等核心概念入手,阐明数字时代金融创新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揭示数字时代金融创新的影响机制和演化路径。在实践研究方面,该书聚焦当前数字时代金融创新领域的热点问题,从构建金融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数字金融和实体经济融合、提升数字金融创新服务能力等方面入手,通过实证调查提出了一系列有较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学术主题沙龙环节由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科技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学会副秘书长吴蕴赟主持,宁波财经学院特聘教授李义超对我院黄旭博士的论文《区块链对供应链金融企业融资的影响——基于动态演化博弈的分析》进行了点评;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束金龙对浙江工商大学许婉婷博士的论文《银行流动性囤积对企业贷款利率的影响——基于逐笔贷款合同数据的实证检验》进行了点评,为与会嘉宾提供了学术参考。
在经过与会嘉宾、专家热烈分享观点,探讨联盟之间合作与活动开展等相关话题后,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国际金融学会会长金雪军作总结讲话。“数字金融作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重点议题,正引领金融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他围绕宏观经济、并结合浙江以及高校学术创新研究以及数字金融如何推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进行了深度剖析,并对宁波财经学院学科建设紧跟时代与国家需求,在数字金融与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最后指出,全面深入探讨金融领域的创新研究与服务非常有益于行业领域的发展,同时将有力促进浙江省国际金融学术联盟成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对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服务浙江“两个先行”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蒋天颖表示,数字金融作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重点议题,正引领金融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我校学科建设紧跟时代与国家需求,形成了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在数字金融与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并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浓缩在专著《数字时代金融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之中。他表示,本次研讨会是学校深化科研合作、推动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与会专家共同探讨数字金融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在浙江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浙江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撰稿:贾厚祥、周瑞辉;摄影:丁洁琼、徐凯阳、陈俊萍、谭欣蕾;审核:郑长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