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对流感 正确洗手有讲究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09-05-07 12:22:09

保持双手的清洁是预防自己生病、阻断传播病菌给他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应对甲型H1N1流感亦是如此,但如何正确洗手也有讲究,有关专家详细介绍了正确的洗手步骤。

  用洗手液洗手时,应首先开水龙头冲洗双手;加入洗手液,用手擦出泡沫;至少用20秒时间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时间长度大约相当于唱两遍《生日快乐》歌,揉擦时切勿冲水;洗擦后才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之后用干净毛巾或抹手纸彻底抹干双手,或用干手机将双手吹干。双手洗干净后,不要再直接触摸水龙头,可先用抹手纸包裹着水龙头,才把水龙头关上,或泼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

  专家指出,在接触眼、鼻及口前;进食及处理食物前;如厕后;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染污时,如打喷嚏及咳嗽后;触摸过公共对象,例如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及门柄后;为幼童或病人更换尿片后,及处理被染污的物件后;探访医院及饲养场的前后;接触动物或家禽后,都应及时洗手。

  一般情况下,当双手有明显污垢或可能被体液沾染,例如如厕后或更换尿片后、打喷嚏及咳嗽后,应用洗手液或肥皂及清水洗手。如双手没有明显污垢时,可用含70%-80%的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用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时,应把足够分量的酒精搓手液倒于掌心,然后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各处至少20秒直至双手干透。

  同时,专家提醒,切勿与别人共享毛巾或纸巾;擦过手的纸巾用后应妥善弃置;个人用的抹手毛巾应放置妥当,并应每日至少彻底清洗一次,如能预备多于一条毛巾作经常替换,则更为理想。

 

 

 

预防甲型H1N1流感须知:正确洗手七步骤

            

洗手的步骤

  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学问很大。而大多数人没有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也不知道如何正确科学地洗手。一般人在洗手时,多半只是简单快速的搓洗一下手心、手背,就以为已经完成任务。要有效的洗手,就必须留意下面几个步骤:

  

掌心

 

掌背

 

指隙

 

指头

 

指尖

 

手腕 

 

一般按照以下七步骤洗手即可有效清洁:

  1、开水龙头冲洗双手。

  2、加入洗液或抹肥皂,用手搓出泡沫。

  3、小心地双手相互擦手心、手背、指甲内外和四周、指尖、虎口位置,最少揉搓10秒钟才冲水。

  4、用流动的水冲洗至少10秒钟。

  5、完全擦干净后,才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6、用干毛巾或手纸彻底抹干双手,或以干手机吹干双手。

  7、双手清洗妥当后,别再直接触摸水龙头,防止再度脏手。应以抹手巾包裹水龙头,或在水龙头上泼水冲洗干净,才把水龙头关上。

  什么时候必须洗手?

  懂得洗手,也要懂得什么情况下该洗手,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饭前便后之外,还有很多情况是必须要洗手的。

  从医院出来:

  医院可以算是一个细菌和病毒的集散地,医院的各个角落都存在着超乎你想象的强大致病菌,而你在医院时肯定会不可避免地会与它们有正面接触,所以去过医院之后一定要洗手。

  回家后:

  进家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否则外面的细菌一定会被你带回家,在楼梯的扶手、门把手、钥匙、电梯按钮上也都有数以万计的细菌,你肯定不想自己的家也变成是公共场所吧!

  打喷嚏或咳嗽后:

  打喷嚏和咳嗽时不可避免地会有无数细小的飞沫,从你的鼻子和嘴里喷涌而出,你也许会下意识地用手去捂,而打喷嚏或咳嗽则代表有呼吸道感染存在,所以你的手在这时就成了接力传染源。

  接触钱币之后:

  所有人都知道钱很脏,没办法,那是要流通的,所以经过数不清多少手才到了你的手里。但很多人在家里接触完钱之后,就会有侥幸的心理,就算是一个钢錛也不行,哪怕你只是用指甲夹了它那么一下也不行。

  健康TIPS

  如果是在郊游等户外的环境中,香皂或洗手液是肯定没有的,而你又恰好没带消毒纸巾或是免洗的洗手液,那么也可以就地取材,只要用流动的水,再加上细沙砾、黏土或燃烧完全的木灰烬涂抹清洗,一样也可以达到清洁双手的目的。

  还有,最重要的,随身携带护手霜,保证随时随地对洗完后手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