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研讨课程教学创新
|
|
|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文章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
发布时间:2023.03.21 |
|
2023年3月20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课程教学创新开展集体研讨。
鄢本凤副教授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创新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一、内容创新:学习每个专题时,在内容上更新和同步最新内容。如来自网络、电视、手机。二、载体创新:教材之外,学生学习渠道充分运用云端app 如学习强国,中国大学MOOC。三、形式创新:除教师理论讲授方法外,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经验分享身边的见闻感受等。四、方法创新:课前学生小组时事分享3-5分钟,文字,音频,视频,图片,口头等形式。五、评价创新:除期末考试,平时小组研讨,实践报告形式外,参考学生信息及思想贡献。通过以上综合创新,以期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课外结合,线下与线上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趣味性、实效性。
王晓洁博士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课程教学创新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式,利用网络平台和多媒体手段,拓展教学资源和渠道,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利用网络平台或软件提供多媒体素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利用网络工具,如问卷调查、在线测试等,及时了解和反馈学生的在线预习情况和掌握情况,利用网络社区或讨论区等工具组织在线小组讨论或辅导活动,在线分享优秀案例或经验。
刘勇副教授认为,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教学创新,首先要必须对改门课程的特质有一个清楚认识,该门课程的几个本质性特征是“新”:第一、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二、该门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开课程。新课程教学创新的优势在于,创新的空间大,创造的空间大。因此教研室要抓住机遇,在如何实现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形式的创新、创造上下功夫。如何实现教学创新,教研室成员当然要经过多次讨论,综合各种有益观点,吸收马院其他课程已有经验,立足课程实际、宁波实际、宁财实际,拿出一个较为成熟的教学创新方案。
经过几位老师的深入讨论,大家交换了想法,增强了认识,为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奠定了良好基础。
(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勇;审核: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臣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