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概论教研室教研活动工作总结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3.01.09  

 一、教研室团队建设

本教研室专任教师:李婕、王永红、潘莉莉、伍强胜、王晓芳(未入编)、张代鑫(未入编)。本教研室老师们的主要专业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本课程的专业领域比较匹配。教室队伍稳定,包括博士一位,副教授一位。另外兼课的行政岗位老师有嵇红亮、梅友虎、柴俊、王赫、王凯、徐嘉倩6位老师,以及其他教研室专职教师9位。主要承担三个校区20级本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任务的落实和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研室专任教师四位,待入职的新老师二位。因此本学期,教研室团队建设的任务,主要通过集体备课、公开课示范、学术研讨、教学专题解读、说课展示、青年教师说课等方式,以老带新,快速帮助新任课教师、行政兼课教师适应本课程的教学工作,熟悉教学要求和授课流程。老教师们发挥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毫无保留的传授教学经验。新老师的业务能力也得到快速提升,也给教研室带了新的创新思维和教学活力。

二、组织计划和工作落实

1、认真落实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有明确、合理的教研计划。通过钉钉平台直播和视频会议模式,按时召开教学例会、课程教学研讨会议,交流教学经验、沟通科研信息,形成积极学习研讨、善于反思总结的良好的教研氛围。

2、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教研室指导老师们分内容、分章节、分头备课。结合各类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形成了教学合力,对提高教研室教学教研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3、认真组织听评课活动。组织老师们认真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听评课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学习活动。并在期中开展了比较广泛、深入的互学互听互评活动。本学期老师之间的听评课平均达到4次以上。

4、加强了教学资料的规范性建设。对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课程状态本、期末考核资等教学文件与资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检验排查,完善教研室的教学资料归档工作。尤其在期末阶段,面对大量、繁琐的期末试卷批阅与课程成绩审核工作,老师们保质保量完成了相关教学资料归档工作。

5、做好各项教学检查和学情调研工作。第一,配合马院教务办公室,做好教学任务分配、补考、重修补修等教务工作。第二,学期初进行了在线教学工作部署以及在线教学集体备课工作。对教学用的教案、讲稿与PPT的撰写设计进行指导和检查。第三,开展了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并对在线教学检查情况进行反馈与总结。开展了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等学情调研活动并及时研讨和反馈,总结在线教学的亮点和不足,认真改进下半学期的教学设计。第四,学期末,开展了期末考核工作部署、学生课程成绩评定工作要求、教学资料归档交叉检查等教研活动。

三、教研活动开展和成效

本学期教研室承当的课程教学任务比较重,每位专任老师学年教学工作量都超过了400课时。教研活动围绕学院教学工作重点确定,按期举行。教研活动主题结合确保稳定的教学秩序、完成教学任务和提升教学实效及推进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工作,立足高校思政工作的根本要求和思政理论课建设前沿。

教研室围绕学期初制定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计划,主要开展了教育期初教学任务布置和授课教学设计研讨、“概论课”新任课教师说课活动、“概论课”的教案讲稿集体备课、、期中师生座谈会与教学情况反馈交流、课程期末考试命题以及批阅规范性研讨、本学期教研活动总结等教研活动。我们对于课程的线上教学设计和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教学内容的研讨与集体备课贯穿教学整个过程。本学期开展教师说课活动3人次。

另外教研室还组织了2次专题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主题分别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课程教学融合、“学习二十大精神、共话新时代”。这一学期教研活动取得了比较好的实效性,为保障课程教学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建设特色和成果

1、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有序开展。教研室老师们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申报各类课题。本课程的一流课程建设工作保质保量的推进,并配合“习思想”教研室做好教学内容重组设计和教学规划。

2、教学能力稳中有升,课程满意度和学评教有所提高。本学期,课程教学质量有一定提升,教研室专任老师的学评教都在90分以上,均在马院教师学评教的平均分以上,其中李婕、王永红老师获得教学业绩考核优秀。

3、一流课程建设不断推进,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本课程按照省级一流课程评审要求进一步强化课程建设。“教学文案与资料有了较丰富的积累。完成修订完善了“概论课”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方案、实践活动方案,增补教案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料,同时云班课、雨课堂的线上学习资源日趋丰富,增加了线上教学互动。完成拍摄本课程微课视频近400分钟,课程组5位骨干教师参与了课程微课拍摄工作。

在学院领导帮助和指导下,本学期我们的教研活动有计划、有实效的推进。但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问题,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创新成果的总结提炼上面,还不够全面和高效,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分享和交流。面对疫情、教学工作量大以及学评教的压力,老师们普遍存在比较焦虑和不自信的心态。教研室发挥的心理疏导作用有限。在今后的教学教研工作我们要更上一层楼,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学院路899号

E-MAIL: mkszyxy@nbdhy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