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原理教研室教研活动工作总结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3.06.30  

   本学期原理教研室按计划共召开8次教研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常规教研活动注重程序精简质量拔高

教研活动中有2项常规活动,分别是:课程组集体备课会暨新开课教师说课以及课程组期中教学检查暨师生座谈会。

集体备课会是针对在科学制定课程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针对新教材完成本学期课程教学日历的制定,修订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学设计上,号召教师把马克思主义原著经典、中华传统人文经典、社会热点问题纳入原理课教学。

期中教学检查暨师生座谈会围绕“学生对原理课教学的诉求和建议”进行了深度调研。共收集并解决诸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撰写了详实的调研报告。

二、特色教研活动注重形式创新提升成效

本学期共开展特色教研活动有6项,均圆满达到了活动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在“读原著 悟原理”教师读书会活动中,毛豪明老师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全体参会教师就经典作品背后的哲思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升了自身的理论素养,收获满满。在“原理”课本土化教学资源整理研讨活动中,王长和博士结合宁波本土优质思政课教学资源,结合原理课程的特点,进行了本土化教学资源融入课程的案例介绍,对于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库、增进课程亲近感具有重要作用。在文化经典融入“原理”课教学设计研讨活动中,辛小丽老师做主题发言,辛老师将中华传统典籍《道德经》等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创新课程教学设计。在“原理”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案研讨活动中,吴翠环老师做主旨发言,通过研读大中小思政课教材,对于如何开展一体化的思政课教学设计,吴老师给出了中肯建议,并分享了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案。在二十大精神融入“原理”课教学研讨中,与会老师聆听了毛豪明老师做的《谋事之道,成事之基—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的精髓要义》,同时王现东老师分享了《深入学习贯彻2023全国两会精神》,与会教师皆有心得,对于日后将两会精神和二十大精神融合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帮助。在教学创新课观摩交流中,2023525日原理教研室高波老师在本部校区智能教室开展“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观摩课教学,全体教研室老师通过在线等方式认真聆听,交流了教学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教研活动辐射取得的成果

1.省级一流课程:教研室现有省级一流课程1门,建设情况良好,教研资料整理规范,期末试卷批阅历次检查合格,课程满意度高。

2.案例成果:围绕学院特色工作撰写案例8篇已提交(吴翠环、王长和、辛小丽、高波、武莹、陈玉玲、荣兆洁);

3.论文成果:共7篇。原理教研室王长和老师发表学术论文2篇,分别是:论民族历史认同教育提升大学生群体精神富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教育》,2023年第2期;核心书评:论恩格斯晚年对资本主义住宅问题的开解——评《恩格斯〈论住宅问题〉研究读本》,《科技管理研究》,2022年第23期;原理教研室王臣申发表学术论文5篇:分别是:王阳明教育思想及实践的当代价值,宁波日报理论版,20221020日;战略性工作视域下“育新人”主题出版的机遇、挑战及对策,新闻世界,2023年第6期;阳明心学涵育时代新人的逻辑理路,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23年第6期;王阳明家庭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宁波日报理论版,202381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宁波财经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

4.获奖成果:共3项。原理教研室王长和老师文章获奖3篇,分别是:论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对建党百年的实践指引,获得第十六届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论文三等奖(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会,王长和);空间占有与大城市病:论马克思恩格斯对城市空间问题的考察,获得第十七届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论文优秀奖(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会,王长和);论民族历史认同教育提升大学生群体精神富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获得“宁波财经学院第十九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论文二等奖;

5.荣誉成果:共1项。王现东老师获第五届“卡尔.马克思”杯浙江省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学院路899号

E-MAIL: mkszyxy@nbdhy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