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教学资源融入“概论”课程案例教学创新研讨活动顺利召开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3.10.13  

        20231012日下午4点,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办公室,召开了本土化教学资源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案例教学创新研讨活动。概论教研室的教师们会前研读了大量资料并撰写案例教学设计,在研讨活动中,大家结合课程实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

首先,教研室主任李婕老师围绕本土化教学资源的独特教育价值及其与思政课教学的内在契合度阐述了自己的认识。指出我们应当在教学设计中优化内容,将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本土化教学资源引入课堂,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将本土化教学资源融入课程,有利于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相结合、抽象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相结合、由教师驱动转为资源驱动学习,可提升教学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

围绕本土化教学资源与“概论”课程案例教学如何实现深度融合,推动教学内容创新,与会教师各抒己见。

张代鑫老师认为,“概论”课要通过本土化案例来实现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可以用学生周边发生的事情或者本地热点、焦点问题来组织堂教学,引导学生领会教材内容,这些案例一定要是来自于所在区域的真实、典型、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具有本地特色的案例,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乐于接受。同时,利用本土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可以就地、就近取材, 从而能有效节约开发与利用的时空成本,也便于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当地的发展。

王永红老师指出,浙江具有丰富的本土化教学资源,既有十三种红色革命精神,又有“三个地”的丰富实践,这些资源的时间跨度和概论课契合。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可以融入红船精神、红十三军精神、浙西南革命精神和一江山精神;讲述社会主义建设可以融入大陈岛垦荒精神和蚂蚁岛精神等;讲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以融入“八八战略”和“四千精神”等;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可以融入实施“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最新成果等。

伍强胜老师又谈到:“浙东书风”可以有效融入“概论”课堂教学。宁波为书法之乡,以浙东书风享誉国内外。本人是浙东书风研究会副会长。在课堂上简要地介绍以梅调鼎为代表的浙东书风的流脉,并上溯到二王。扼要说明浙东书风在结体、用笔方面的特点。邀请学生参观浙东书风研究会、江北区浙东书风展览,增强感性认识。

与会教师热情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创新思路,相互启发,收获颇丰。本次活动对提高教师“本土资源”案例教学设计能力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婕;拍摄: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婕;审核: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臣申)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学院路899号

E-MAIL: mkszyxy@nbdhy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