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召开2024年秋季学期首场集体备课会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4.09.12  

       2024912日下午2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在马克思主义学院414会议室召开新学期首场集体备课会。本次会议由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钱晓蕾主持,本学期担任《思想道德与法治》授课的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围绕新开课教师和开新课教师试讲、本学期教学安排具体说明以及绪论和研讨辅导课磨课三项内容展开。

首先,会议进行了新开课教师和开新课教师试讲,共有3位老师进行了试讲。新开课的林泉老师和吴萍老师分别围绕“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和“正确的人生观”进行了试讲。张炜老师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了线上试讲。试讲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督导组组长范晓露老师进行了点评,肯定了三位老师的认真准备,并就以后的实际教学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据悉,为让新教师熟练使用教学相关软件,会议正式开始前钱晓蕾老师还对新开课教师进行了教学应用软件的培训。

会议第二项流程是本学期教学安排具体说明。开学初课程组就发布了包括校历、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思想道德与法治》电子教材以及开学初需要的各项表格等相关资料。会上,钱晓蕾老师结合发布资料先就本学期两个校区的开课情况、课程的教学模式、具体的教学安排、课程考核等进行了介绍,接着对课程中的研讨教学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以确保开学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会议最后一项议程是绪论和研讨辅导课磨课。钱晓蕾老师首先就自己以往的授课情况进行了分享,之后已经承担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授课的教师纷纷就这两次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发言。熊兢老师和范晓露老师结合自己的授课经历谈了关于课程设计的思考和体会。熊兢老师讲到:要依托教材,但是不能一味只讲教材,一定要融入新的内容进去,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范晓露老师认为,开学的第一次课非常重要,一定要好好设计第一次课,既要拉近跟学生的距离,也要做好课堂的规矩。聂雅老师、辛小丽分享了自己在以往授课中的一些比较有效的做法,比如聂雅老师在课堂中融入校本案例,更贴近学生实际。辛小丽老师提到在课程中分享与课程内容相关,适合大学生阅读的书籍,让学生在阅读后进行分享。韩文博老师和高君老师都提到了研讨课话题的确定,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由学生自定符合主题的话题。陈玉玲老师认为课程中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的热点,比如最近话题度很高的“黑神话”。吴翠环老师认为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授课风格,她提出自己开学第一课会结合“2017年沧州市高考理科状元庞众望的故事”进行设计备课。与会老师就课程设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分享了案例、书籍和经验,老师们皆表示收获满满。钱老师表示会后会就校本案例和推荐书籍等课程资源进行收集,供大家教学使用。

最后课程组提醒任课教师认真做好开课前的各项准备,以饱满的热情开启新学期的授课工作。会议在持续了近两小时后落下帷幕。

 

(撰稿、拍摄:马克思主义学院 黄 莺;审核:马克思主义学院 姜帆)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学院路899号

E-MAIL: mkszyxy@nbdhy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