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唱红色经典 厚植爱国情怀——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室领衔开展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
|
|
|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文章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
发布时间:2024.12.29 |
|
2024年11月28日下午两点,来自庵东中心小学的四十多名师生代表来到宁波财经学院杭州湾校区科创大楼,与等候多时的宁波财经学院师生代表共同上了一堂思政课。本次思政课授课主题为:颂唱红色经典,厚植爱国情怀。出席的大学生代表有美好生活学院特色班学员、思政课课代表等。
首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室负责人吴翠环老师进行第一部分的讲解——如何理解爱国内涵。吴老师强调,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最后吴老师引导现场大学生、小学生追问:爱国到底爱什么?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是什么?现场有同学知道吗?同学们再次踊跃举手,大家集体回答道:爱国主义就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授课第二部分,由王永红老师带领两位大学生现场教唱歌曲《少年中国说》。首先,王老师介绍了这首歌词的创作背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流亡日本的梁启超适时地写出《少年中国说》。接着,来自24机电1班的大学生吕希文和龚紫瑞同学,一字一句认真教唱这首歌曲。当全场大学生、小学生共同唱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时,整个会场充斥出激动人心的力量。
授课第三部分,由王长和博士讲解如何厚植爱国情怀。王博士深情地说道:从小学的课堂上,我们初识国旗的鲜艳,学会唱响国歌,那份对国家的懵懂敬爱,如种子般悄然种下;到中学时代,历史的长河在我们眼前缓缓展开,无数先辈的英勇事迹激荡心灵,让我们深刻理解到,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每个人的奋斗与奉献;再至大学,我们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审视世界,却愈发明白,无论身处何方,心中的那份家国情怀,始终是最坚实的依靠。新时代,厚植爱国情怀,就是要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之中,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本次授课持续近50分钟,很多同学课后表达了对这节课的赞赏,来自庵东中心小学四3班的王恩赞同学说,这次课让他认识了好几个很厉害的人物,如李四光、王进喜、黄大年等,自己要向他们学习。来自宁波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美好生活学院特色班的何健涛同学说,这次和小学生一起上的思政课有点不一样,在感悟、聆听、传唱的过程中,深化了自己对爱国主义的理解,进一步激发了自己对国家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
现场很多大学生都表示通过参与策划实施本次思政实践创新课程,在老师指导和体验式学习中感受到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中国精神理论指导实践的魅力,看到小学生们生机勃勃的学习状态,自己日后在学习中必须勤勉不怠,用知识武装自己,追求榜样的面貌,为将来报效国家积蓄力量;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之情;在未来的道路上,即使面临挑战,都将坚守初心,勇担时代赋予的使命。
(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吴翠环;审核:马克思主义学院 姜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