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高校国防教育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
首页 > 学校要闻
11月20日下午,宁波市高校国防教育工作会议在我校图书馆6楼报告厅召开,浙江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省国教办主任徐建国,宁波市委副书记、市国教委主任余红艺,宁波市委常委、宁波军分区政委朱宝定,宁波市委副秘书长朱达,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晓勇,鄞州区委副书记毛春阳等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宁波市各县(市)区人武部政委、国教办主任,海曙区、江北区、鄞州区、北仑区、镇海区教育局领导,在甬高校有关领导和人武部负责人,部分驻甬部队分管国防教育工作负责人以及我校军训教导队成员和师生代表等。会议由宁波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市国教办主任何军毅主持。
与会领导首先在体育馆观摩了我校军训教导队进行的军训情景模拟、军事格斗技能、警棍盾牌操和队列表演等军事科目演示,参观了学校国防教育及军训教导队建设图片展。接着,在图书馆6楼报告厅观看了我校军训教导队专题片。
会上,校党委书记孙恵敏介绍了我校依托大学生军训教导队开展国防教育工作的经验及做法。她着重围绕教导队的建队背景、队伍的文化培育、运行机制与作用发挥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汇报。她表示,此次会议在我校召开,对学校来说既是鼓励鞭策,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下阶段,学校将根据会议精神,加大建设力度,进一步推动军训教导队建设和国防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王晓勇总结回顾了宁波市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总体开展情况:完善组织机制建设,以军训为抓手推进国防教育;加强国防教育宣传,提高学生国防意识;创新工作载体,提升学生国防教育水平;开展师资培训与课程建设,培养国防教育师资骨干;严把大学生兵源质量,凸显国防教育实效。
余红艺在讲话中强调,国防观念的强弱历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的主要标志,在全社会树立强烈的国防观念,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开展高校国防教育,使命光荣,任重道远。近年来宁波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国防教育工作,积极探索破解军训教官“资源缺”、国防宣传“持续短”、施训双方“代沟大”、参军入伍“热情低”等难题,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大红鹰学院组建以退伍返校大学生为骨干的军训教导队,有效开展了国防教育和军训工作,形式活、效果好,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她指出,要从国防建设的现实需要、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命、高校学生的发展现状出发,认清形势,切实增强高校国防教育使命意识;要从覆盖上求“全”、形式上求“活”、效果上求“实”入手,把握特点规律,不断提升高校国防教育实际成效;要不断强化组织、人才、物资等基础保障,建立健全高校国防教育长效机制,着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宁波特色,符合当代高校学生认知特点、行为习惯、渴望需求的高校国防教育新格局,为推动我市国防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切实维护国家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徐建国在讲话中强调,本次高校国防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是深入贯彻浙委发【2013】33号文件精神,推动“大国防”教育向纵深进击的一个实际举措,充分体现了宁波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于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军地聚力推进高校国防教育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我校组建大学生军训教导队开展国防教育的做法,他说,这是对当前高校国防教育的一次有益探索和积极实践,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前瞻性,对其他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很有借鉴意义。他指出,新形势下高校国防教育需把握以下四个问题:一,教育目标上,要从偏重技能训练向提升综合素质转变;二,教育安排上,要从入学集中教育向在校全过程教育转变;三,教育力量上,师资队伍要从兼职型向专业型转变;四,教育手段上,要从单一传统模式向多维辐射渗透转变。最后,他希望各高校及有关单位进一步开拓进取、务实创新,不断积累新经验,打造新品牌,不断推动全市国防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徐建国(右三)、余红艺(右二)、朱宝定(右四)等领导参观学校国防教育及军训教导队建设图片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