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0日,我校3D打印学院授牌暨校企合作共建签约仪式在图书馆六楼报告厅举行。我校与知名企业杭州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增材制造(3D打印)研究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携手建成浙江省首个3D打印学院。
当天下午,杭州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赵东来,南京增材制造(3D打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仲云,我校校长孙惠敏,副校长李羽、沈云慈等出席仪式,参加仪式的还有各二级学院院长,教务处、科研处、发展规划处、地方服务与合作处等部门负责人及机电学院师生代表。仪式由副校长李羽主持。
仪式上,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3D打印学院院长赖尚丁首先作了建院报告。他说,新建的3D打印学院是我校机电学院下属的一个特色学院。校企合作三方将以“协同创新、共享资源、探索合作、促进共赢”为理念,共同组建特色学院理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同时通过深度合作、共建共管、共同投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共享办学成果等建设模式,共同开展3D打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3D打印行业相关应用研究以及3D打印社会服务等工作。
随后,沈云慈与赵东来、何仲云代表校企三方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并向两家企业分别授“校企合作基地”、“人才培养合作基地”牌匾。
沈云慈在致辞中强调,在今后推进3D打印学院建设过程中,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多元紧密合作,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方资源的融合与对接,进一步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3D打印技术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并努力开展相关应用研究与社会服务,力争把3D打印学院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专门培养3D打印人才的特色学院,为地方经济社会和3D打印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服务。
赵东来在致辞中表示,企业方将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学校共同建设好校企合作基地、人才培养合作基地,并优化3D打印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更多适应社会亟需的3D打印行业应用型人才。同时,坚持科研与教学、生产相结合,积极提升服务社会经济、服务行业领域的能力,从而引领中国3D打印产业的快速发展。
之后,进行了授牌仪式。孙惠敏向赖尚丁授3D打印学院牌匾,标志着我校3D打印学院正式成立,这也是我省建立的首个3D打印学院。
据了解,《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将3D打印技术发展规划推到国家战略高度,特别强调了加快3D打印技术人才的培养,鼓励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或建立3D打印人才培训基地。3D打印学院建成后,校企合作三方将重点开展如下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3D打印学院立足浙江、面向长三角3D打印产品制造企业、3D打印服务中心以及应用3D打印技术的创新型企业等,依据机电学院现有专业基础,拟增设工业设计专业3D打印与设计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增材制造方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3D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向,着力培养具备3D打印、机械、控制、工业设计、材料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能从事逆向工程、3D打印创新设计、3D打印设备研发、3D打印设备故障检测与排除、3D打印设备维护与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3D打印行业相关应用研究方面,鉴于3D打印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应用到多个领域,3D打印学院将选择其中几个领域进行重点研究——工业制造、文化创意、生物医疗、消费品、个性化定制、航空航天等;在3D打印社会服务方面,开展面向学生的3D打印创客培训;开展3D打印行业认证的社会化培训;开展3D打印技术科普推广,并为宁波地区企业提供3D打印服务,借此开展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积极创造条件,开展3D打印试点职业资格的申报(宁波市)等。
3D打印学院的适时建立,不仅有助于推动我校现有专业与3D打印技术的深度融合,而且有利于合作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开展产品和服务等宣传,实现主要产品的市场推广,以及高素质设计、营销人才的培养。同时,依托3D打印学院的对外培训与加工服务,推广3D快速成型综合解决方案,提供本地化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可实现校企双方的合作共赢。尤为重要的是,新建的3D打印学院对探索“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积极意义,对提升应用型人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有重要支撑,在积极应对产业升级带来的挑战上,可起到先锋示范作用。
校长孙惠敏(左)向3D打印学院院长赖尚丁授牌
副校长沈云慈(右)向杭州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赵东来授“校企合作基地”牌匾
副校长沈云慈向南京增材制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仲云(左)授“人才培养合作基地”牌匾
赵东来总裁致辞
3D打印学院院长赖尚丁做建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