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平凡
发布时间:2013-06-30 16:43:18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大树有大树的活法,小草有小草的活法,所幸这世界上大部分都是小草,我们并不孤单。”
所谓“争做浙江省最美青少年”,那么怎样的青少年才算是最美的,必定是那些万众瞩目的人物吗?非得是各项才能都出类拔萃的校园牛人?这样的生活是一种生活,平凡的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我们又为什么要肯定前一种而否定后一种呢?
多数的青少年都是平凡的,将来从中脱颖而出的成功人士只会是其中小部分的小部分,难道只有这些人才能称得上“美”吗?这样的论断让普通大众情何以堪?我的中国梦,就是让中国,让我们的社会,让大众都承认平凡。承认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承认平凡也是美丽的,只有社会承认了平凡,才不会有那么多“loser”和“屌丝”的自我嘲讽;只有学校和家长都承认平凡,才不会有那么多作业和补习班来压迫学生身心健康;只有我们自己承认平凡,才会多一点自信和风采。如果这些都能够实现,起码每年自杀的学生人数会下降不少。
我们都是平凡人,我们的父母都是平凡人,我们周围都是平凡人。我说的平凡是积极向上的平凡,每天都完成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可以用乐观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不抱怨不偏激不懒惰的平凡。
我的中国梦就是这样,让大家都承认平凡,国家的主体是人民,人民创造历史谱写着历史的篇章,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人民来维系,但是人民大部分都是平凡的,人民的平凡让这个系统正常运行。金字塔只有在底层稳固的前提下才能向上发展,最美的是底层人民,最美的是平凡大众。
梭罗《瓦尔登湖》:“一个阶级的奢侈全靠另一阶级的贫苦来维持。”引申一下,成功和平凡的关系就如同这两个阶级的关系,成功人士的成功依托于平凡大众的平凡。而“拒绝平凡”与“平凡”的关系则像那个哲学的辩题“是英雄还是人民创造了历史”。不管答案是什么,谁也不能否认平凡人的作用。
可偏偏现如今的中国社会就是“拒绝平凡”,仅从教育方面就可以看清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无论是补习学校的兴盛还是西安未央的“绿领巾”事件,抑或是“高考”受到的非一般待遇都能证明中国社会舆论的“拒绝平凡”倾向。
孩子们小时候在作文中描述的未来职业无一不是伟大的,可是鲜有人说自己以后要到工地上做工。而社会现实又告诉我们平凡人才是多数。若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是顶尖人才,没有一个农民和打工者,那又会是怎样的景象?浙江省近期涌现出了“最美司机”、“最美警察”、“最美妈妈”、“最美教师”等一批感动社会的“最美人物”,他们美在何处?平凡中孕育伟大,他们其实和我们一样,他们美在平凡。
承认平凡,是我的中国梦;承认平凡,才是最美浙江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