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案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中国传统文化导学》
2022-12-29 10:55:00

 

一、课程概况

1、课程性质定位

《中国传统文化导学》是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特点以及培养目标、贯彻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印发)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关精神的思政背景下设置的一门全校公共必修课。

课程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在全体大一学生中分两个学期开设,采用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其中线下32学时,线上16学时,共2个学分。本课程自2018年开设以来,一直坚持探索将思政教育融入本课程的教学,面向20182020三届学生共二万余人次,覆盖面极广。

2、课程思政开展情况

正如《意见》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因此,在本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又具备突出的课程优势。

开设伊始,课程组认真学习中央文件精神,明确课程定位,融入思政元素,以文化育人理念为指导,确定了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密切结合的教学思路;2019年底,本课程归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思政阵地开展课程思政,明确了以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为主要育人元素,以立德树人,文化修身为切入点,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工作;2020年通过引用线上优质课程资源和立体化网络教学交互平台,将思政教育全方位融入本课程的教学。

 当代大学生总体上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能够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表现出相当程度的热爱,在深入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上有待进一步学习。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概况,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通过学习、研究中国文化,使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使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使学生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更加美好的新文化。开设本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旨在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本课程后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使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理性分析和将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创新创造能力。

素质目标:增强学生对祖国优秀文明成果的自豪感、自信心,注重个人修身,提高道德修养,养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通过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的融入,在价值塑造上,培养学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智慧,结合“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等新的时代内涵,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自觉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以及建设“文化强国”的使命担当。

三、思政元素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几乎所有教学内容都能进行思政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沉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本课程主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大育人元素,对应的教学切入点分别如下:

核心思想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等内容中,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为育人元素;

中华传统美德: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内容中,以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为育人元素;

中华人文精神:在中国古代教育、文学、史学、艺术、科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等内容中,以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形神兼备、情景交融,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等人文精神为育人元素。

四、设计思路

在实施路径上,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展示+师生讨论线上课程资源学习+线下教师导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测试、习题、发帖互动等环节中。按照教育教学规律,由浅入深,第一学期以形象可感的物态文化和较为直观的民风民俗等行为文化为主,学生结合中华传统服饰、建筑、节日、节气、风俗习惯等,感受中华文化的神韵与魅力,第二学期以比较抽象的制度文化和心态文化为主,在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史学哲学、价值系统、精神特质中,体会中华文化的精神力量和当代价值。

在混合式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线上线上混合,师生全程互动,视频、笔记、测试、汇报四大模块相互。课程中每一章的内容,所安排的线上学习包括:观看课程视频、完成弹题、作笔记;完成随堂测试、章节测试、本章作业,以及讨论区发帖互动;线下教学主要是:批改笔记、反馈给学生;划分小组研讨选题,在此基础上,老师并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单独辅导,从确定汇报内容框架,到课件制作,以及试讲。

为避免思政元素的过多交叉与简单重复,本课程通过整合教学内容,设计了10个专题,挖掘相应育人元素,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期达成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具体如下:

教学内容概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教学方法

序号

教学内容概述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教学方法

1

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地位与作用

树立文化自信,体会“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中国力量。

讲授法、启发式、任务型教学法。

2

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合力要素(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政治结构)

认识国情,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启发式、探究式、任务型教学法。

3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

启发式、探究式、任务型教学法。

4

文化融合与交汇

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及影响力。

启发式、探究式、任务型教学法。

5

中国古代科技、教育、文学、史学、哲学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气度与神韵,激发学生文化自豪感。

启发式、探究式、任务型教学法。

6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弘扬传统美德,追求美好人格理想。

启发式、探究式、任务型教学法。

7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增强对中国文化主体精神的认同感。

启发式、探究式、任务型教学法。

8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天人、群己、义利、理欲关系)

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启发式、探究式、任务型教学法。

9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型

认识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的关联,激发学生文化创新发展的动力。

启发式、探究式、任务型教学法。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培育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责任担当。

启发式、探究式、任务型教学法。

五、育人元素实施案例

学习任务: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教学内容及重点

知识点

思政元素切入点

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每一种文化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地理环境。具体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疆域、政区

捍卫国家领土完整;

文化融合与民族团结。

民族、人口

地形、地貌

热爱祖国河山,热爱家乡。

气候

第二节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进步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过至关重要的影响。人文地理环境也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小结:中华文化是古代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独立起源的文明之一,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树立环保意识。

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农耕文化特色的形成及其强大的生命力。

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地理优越感和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

育人方案设计

设计思路

本章内容相对枯燥,而且容易与中学历史地理知识的学习相混淆,教学中不应以单纯的历史地理知识为重点,而应通过介绍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使学生了解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只选择其中影响较直接的几个要素加以介绍,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中国国情,领会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线上

课前

布置学习任务,安排学生预习。

自主学习课程资源。

课后

线上答疑,指导小组完成任务。

收集资料,准备小组展示。

线下

讲授知识要点,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师生共同讨论、相互交流。

育人方案实施

育人元素切入

育人目标达成

讲授:历史上疆域的变化,联系领土(领海)争端、近代屈辱,明确中国辽阔的疆域和富饶的土地是靠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开拓的。中国的历史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也是各民族不断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交流:引导班级同学,如有少数民族地区同学更好(畲族、蒙古族等),谈关于民族友谊的感受。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2、促进民族团结,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石榴籽”比喻。

 

 

讲授:中国地形、地貌、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影响,中国文化里较少有人对大自然的征服,而是更多地讲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讨论:当前面临的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日益缩小、物种的灭绝速度加快、水资源不足、大气污染严重、土地面积减少、垃圾废物成灾、人口膨胀等问题。

练习:课后收集家乡风景名胜或物产、美食,准备下次分小组展示。

 

1、热爱祖国河山,热爱家乡;

2、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树立环保意识,体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等,引导学生树立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

 

 

讲授:农耕文化特色的形成及其强大的生命力、包容性。

练习:课后收集各地节日节气、民间风俗,网上提交。

1、感受中华文化的多样与包容;

2、培养学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讲授: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思考: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真正原因?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性批判的精神。

 

 

 

 

教学反思

1、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可以使教学更加鲜活,更加生动。课程思政,不是离开教学内容进行道德说教,或将思政观念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在尊重课程自身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自身特点和性质,润物无声地融入教学过程中。

2、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能动性。课程思政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也离不开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3、老师的思政素养决定着思政的深度,也决定了对学生的影响力。无论是对思政元素的挖掘还是融入的态度、切入点的把握,都需要老师有较强的思政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六、特色及创新

1、课程思政特色:思政元素丰富,课程定位鲜明。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有着自然的联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本身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设计的10个专题育人元素结合思政紧密,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育阵地,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清晰、鲜明。

2、教学改革创新点

1)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本课程组以博士、教授为主,先后有3位教授5位博士任教,团队成员文化底蕴深厚,政治素质过硬,在春风化雨的文化熏陶的同时突出学生的实践养成,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合,努力使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

2)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本课程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展示+师生讨论”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理论讲授注重文化的内涵挖掘和价值引导,学生展示结合现实生活和切身体会,课堂讨论随时结合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网上讨论区就课程视频内容与学生发帖互动,满足课后拓展。线下充分发挥面对面的教育感化作用,线上运用优质网络平台和现代教学设备的辅助功能,通过全方位师生互动的混合式教学,学生得到文化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课程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明显。

七、教学效果

1、受益学生面广:作为公共必修课,每学年面向6000余学生开课,三年来,共有近2万学生受益。

2、学生学习效果分析:从考核成绩、课程作品、其他渠道反馈来看,学习效果良好以上,尤其是学生通过课堂展示和讨论交流有了实实在在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3、学生和教学督导等的评价:学生的“学评教”给出的成绩超过90分,教学督导也给出了优秀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