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宁波市第七届学术大会第七分会场“四好示范区建设与大宗商品交易”专题报告会在我校图书馆六楼报告厅举行。市科协领导,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7所高校代表,宁波大宗商品交易所、宁波渤商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代表参加了学术大会。参加大会的还有我校大宗商品专项推进办公室全体教师以及大宗商品教学试点班全体学生。
副校长李羽在致辞中说,希望通过此次学术大会的举办,进一步促进大宗商品学科的发展。宁波市科协副主席陈宗志在致辞中充分肯定大宗商品交易对四好示范区建设的意义,鼓励学术界多讨论交流为市政府“破三难”提出更好对策。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博导樊秀峰教授首先作题为“服务贸易自由化与我国产业安全”的报告。她具体分析了目前我国服务贸易面临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要通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来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此外,她对我校大宗商品商学院构建大宗商品产业体系协同创新中心高度赞同。
美尔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晋在报告中就“贸易企业的敞口风险与风险管理”作了具体阐述。他认为,贸易企业的经营模式决定了敞口不可避免,而化解敞口风险的关键在于企业做好四大核心能力,企业如何做好套期保值是其中关键一环。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朱相诚博士作《大宗交易的组织结构:会员制VS公司制》报告。他从证券和商品交易的比较出发,对宁波市大宗商品交易所的组织模式提出了改进建议。
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学超在题为“宁波大宗商品贸易物流联动发展研究”的报告中,重点构建了贸易物流联动发展模式,从而提出宁波发展大宗商品交易的相关对策。
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博士生导师陈工孟教授在题为“2013年中国与世界经济及大宗商品交易趋势分析”的报告中,对2013年的大宗商品市场做了预测:2013年的大宗商品市场及交易不会有大的变化,但是投机活动会在2013年复苏,包括对冲基金。
我校青年教师李书彦在报告中主要对浙江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构建及政府服务进行了阐述,并梳理了浙江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期间,还对入选本次学术会议的优秀论文进行了表彰。其中,来自市发展规划院、长城战略研究所及我校的5位论文作者获奖。
本次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将有力推动我校在大宗商品交易领域的科研和对外交流,对进一步促进大宗商品学科的理论研究起到积极指导作用。
“宁波大红鹰学院大宗商品从业人员培训基地”首期培训班开班
11月24日上午,“宁波大红鹰学院大宗商品从业人员培训基地”首期培训班暨渤商所“商品贸易交易知识及商品分析师”第十八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我校图书馆二楼会议室举行。渤海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助理张雄会、产品部总监周家宇、钢铁部总监张雄军,宁波渤商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乐生,校长助理沈云慈以及经管学院、地方服务与合作处有关负责人等出席仪式,参加仪式的还有来自全国大宗商品相关企业从业人员及我校大宗商品09级试点班师生。
仪式上,校长助理沈云慈和渤商所张雄会总经理助理在致辞中一致认为,“宁波大红鹰学院大宗商品从业人员培训基地”的成立和首期培训班的开班是校企双方合作进一步深化的良好开端,对于促进大宗商品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今后,将以此为平台,切实加大合作力度,整合国内外业内专家,结合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共同研究制定大宗商品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等标准,研究构建相关从业资格(专业技能)的认证体系,并不断加以论证和完善,使“宁波大红鹰学院大宗商品从业人员培训基地”真正成为大宗商品从业人员创业的孵化器、提升的加油站。
之后,校长助理沈云慈代表学校聘请张雄会、周家宇、张雄军、潘乐生四位专家为客座教授,并为他们分别颁发了聘书。
“宁波大红鹰学院大宗商品从业人员培训基地”首期培训班也是渤海商品交易所“商品贸易交易知识及商品分析师”的第十八期培训班。开班仪式结束后,参加培训班的学员进行了两天的学习培训,之后进行了“大宗商品分析师”证书考试。
据悉,渤海商品交易所是由天津市政府发起并批准设立的,该交易所发展规模庞大,在全国大宗商品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