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转载】疫情防控进行时!运用学习评价量表助力在线教学

文章来源: MOOC 文章作者: MOOC 发布时间: 2020-02-25


疫情防控进行时!谨以此篇献给奋战在教学一线的高校老师们!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各省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精神,各高等学校按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已陆续开展了在线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身处各地,学生散落全国”,在线教学形成了波涛汹涌,水涨船高、全面开花的局面,一时间也成了教师、学生讨论的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如此大面积的在线课程,如何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成了当前教师的必考题,也是我们未来专业认证中的必答题。

“动起来,改起来,强起来”是疫情特殊情况下在线课程内在发展、外在要求的必然过程。“动起来”,事实证明,在教师、学生在责任感、使命感的驱动下,在众多平台的技术支撑下,在教师教学发展工作者的业务指导下,已经大范围的实现。“动起来“已势不可挡,而“改起来,强起来”则有待我们教师、学生、教师教学发展工作者、高校管理者的共同努力。

“动起来”的这一阶段我们教师教学发展工作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在线课程实施的策略、方法、平台、工具使用的推广上起了很大的作用,譬如说上海交通大学的余建波老师、武汉工程大学的张志老师(秋叶大咖)、武汉轻工大学的曾万勇老师(这里我多举几个武汉的老师,因为目前武汉是最为艰难的城市,但他们很乐观、又努力。两手硬,两战赢!武汉加油!)。那么在“改起来、强起来“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教师发展工作者(我一直以此自居),我们又该做点什么呢?

根据迪·芬克(Dee Fink)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学习评价环节是我们必须考虑周全的三个方面。初看起来,这三个环节的设计,都在我们的视野中。但是我们静下心来仔细衡量检视的时候,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而且可能问题还不小。大家可以试着对照以下几个图判断一下自身的教学属于哪一种。如果您的答案是右下角的那一种,那您的教学很完善。如果是其它三种,那么恭喜您!赶紧接骨疗伤吧!

现在把我们的注意力聚集到学习评价环节上来。学习评价是对教学目标达成的衡量,也是检验教学有效性的工具。课后作业、标准化考试是我们目前常用的手段,而评价量表则相对而言用得较少。有学者将评价量表视为继黑板发明之后最方便的教具之一(Stevens & Levi,2004)。那么,所谓的评价量表又是怎样的一个教具呢?

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学习评价量表吧!

一、学习评价量表是什么?

学习评价量表(Learning Rubrics),是一项作业或任务评分工具,它清晰表达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的期望。它更是一种是学习促进工具,是一种强大的教与学的反馈和交流工具。它一般由两个维度构成,即学习成果要素(Learning Outcome Components)和表现水平(Performance Levels),并通过描述性语言形成一个二维矩阵。它既可用于课堂,也可用于课后,可以贯穿整个教与学的全过程。学习评价量表能够促进“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实施。

 

二、学习评价量表有什么用?

学习评价量表在改进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师生互动关系以及公平公正的育人氛围等方面起着良好的塑造、提升和促进作用。

1.明晰学生对学习成果的预期。“有目标,才有箭之所指“。清晰的学习成果预期,是对学生学习的有效牵引,是对学生学习自始至终的隐性指导。通过学习量表的设计,可将学习成果有效地分解到学生作业或任务中去。 

2.加强学生对学习成果的巩固。评价量表除了形成分数、等级以外,还给学生以规范、及时和有意义的反馈。学生互评则更能为学生创造互学互鉴的机会。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自身弱项所在,可以通过更大努力进行弥补提升。

3.增进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了解。学习评价量表可以帮助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的优势和劣势。通过统计各要素达到可接受水平的学生数量,可以确定哪些要素需要更多的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努力。这对改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法、策略都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能够留下教学过程和教学有效的佐证依据。

4.提高学生对评价公正的认知。利用量表评价学生学习,有利于保持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群体内学习个体的一致性,即能够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不会受到使用者的评分时间、情绪以及以往经验的干扰。即使是不同评价者,也不会产生大的偏差。同时,也有利于在学习成果、教学活动以及学习评价关联和一致。这样能够让人感受评价的客观、聚合和公正。

让我们一起动手来设计学习计量表吧!

三、怎样设计学习量表?

学习量表设计并非高不可攀,只要您掌握好以下几点,您编制的量表质量一定是棒棒的。

1.量表设计的取向是要从“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of Learning)转向“为了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评出ABCD、甲乙丙丁、子丑寅卯不是最终目的,促进和改善学生学习、最终达成学习成果才是最终目的。

2.量表设计时,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构成项不宜太多,要紧紧抓住作业的要件,忽略次要因素,一般以5-8项为宜,并合理分配各要件的权重。量表设计除了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取向外,还要充分关注情感(Emotion)和价值(Value)取向,积极整合思政要素。

3.运用表现水平来记录学习成果的达成度(Achievement Levels),并以此为依据改进教与学,不要过多地聚集在错误上。可以让学生参与评价量表的设计与反馈。

4.语言表述尽量做到客观(Objective)、具体(Specific)、积极(Positive)并且富有建设性(Constructive),尽量避免使用模糊、消极的语言表述。优秀(Excellent)、良好(Good)、可接受(Acceptable)和有待改进(Need improvement)是一组不错的组合。

 

让我们一起试着用用学习量表吧!

四、如何使用学习评价量表?

在这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我们实施的都是线上教学。如何转危为机,合理使用量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1.学习评价量表的使用范围广泛,可以运用于一系列的作业和任务评价。包括论文(Paper)、短文(Essay)、项目(Projects)、口头报告(Oral Presentations)、小组作业(Group Projects)、艺术表演(Artistic Performance)、讨论(Discussion)、实验(报告)(Lab/Report))等。

2.学习评价量表既可以用于教师评价学生的作业,也可用于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评或者同学之间进行互评。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评价者不必要写冗长的评语,评价者的工作量就减轻了,同学互评更能取长补短。

3.学习评价量表普遍适用于各个层次的学生,越到高阶学习(High-level Learning)的层次(本科生、研究生)其运用的机会越多,成效也越显著。

4.特殊时期,是学习量表的使用“黄金期“,我们需要通过整体设计,把学习量表作为一个重要教学工具,结合教学大纲的”在线化“整体改造,将学习量表更多地使用于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探究学习(Research-based Learning)、问题解决学习(Problem Solving Learning)的评价当中。

我们通过译制、改制、编制等方式收集整理了部分能应用于在线教学的评价量表,以飨读者,希望能助益在线课程的“改起来、强起来”。大家如有兴趣,可以对参考文献(顺便为陈定刚老师,丁研、高亚萍老师译的两本译著打一下广告)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并与我们一起探讨。相关样表请点击以下链接:http://wdxy.zjnu.edu.cn/2020/0221/c11607a316050/page.htm(部分量表出自陈定刚老师的译著)。

 

 

 

 

 

 

 

 

 

参考文献:1.丹奈尔•D.史蒂文斯,安东尼亚•J.利维.评价量表:快捷有效的教学评价工具(第2版)[M].陈定刚译.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2.D.兰迪加里森,诺曼D.沃恩.高校教学中的混合式学习:框架、原则和指导[M].丁妍,高亚萍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3.佛罗里达大学教育技术和培训中心在线学习量表栏目,见http://citt.ufl.edu/online-teaching-resources/assessments/rubrics-in-online-learning/.4.卡内基梅隆大学艾伯利教学卓越和教育创新中心(Eberly Center,Teaching Excellence&Educational Innovation)评分的表现量表栏目,见https://wwwNaNu.edu/teaching/designteach/teach/rubrics.html.5.托罗学院高等在线教育栏目,在线课程作业量表,见http://citt.ufl.edu/online-teaching-resources/assessments/rubrics-in-online-learning/.

作者简介:周军强,浙江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研究员。从事师资管理和大学教师发展工作10余年,长期关注国外大学教师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是大学教师发展工作的积极实践者,为《大学教师发展:从历史迈向未来》一书的独立译者。

 

 本文系“MOOC”公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内审核处理。

 

Copyright © 宁波财经学院教师发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学院路899号
宁波经财学院 | 新闻网 | 校长信箱 | 后勤服务 | 校园综合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