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宁波财经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简介

文章来源: 教师发展中心 文章作者: 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23


2012年5月,宁波财经学院(原宁波大红鹰学院,2018年更名)依据学校师资建设工程“4号行动计划——教师发展行动计划”要求,成立“教师发展中心”(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按照处级单位独立建制,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师发展工作。目前,“中心”共有专职人员3名,兼职人员9名,拥有翻转课堂示范室、学术研讨室、视频录播室、学术报告厅等专用场地及配套设施,占地2200多平方米,完全能满足学校的教师发展工作。“中心”以“立足岗位、内外结合、校本为主、全员提升”为教师发展工作思路,以“分级、分类”为工作原则,创造性地提出教师教学发展“四动”模式,具体通过“四动”(制度推动、项目带动、协同联动和激励驱动),助推我校教师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创设“一平两高”(平原奠基、高原稳固和高峰培育)共23类教师教学发展项目。在系统化创设教师发展项目的同时,每年定期举办教学设计大赛(共10届),参与教师达700余人次,其中获奖教师达253人次。每周组织教学沙龙(共226期)或学术讲座(共133场),参与教师达19000余人次。“一平两高”项目成为各级各类教师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详见1)。

5年,我校教师在“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和“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两项赛事中连获佳绩,共获省级及以上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及以上奖项12项(详见表2)。其中,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7项。其中,三届“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数量和级别居全国“非硕士点”本科院校第3位,全国民办高校第3位,全国民办财经院校第1位,也是全国财经类高校(40家)中唯一1所获国赛奖项的“学院”(其余均为“大学”);教师参加省赛(现场赛)的入围率居全省所有高校第4位,居宁波市所有本科高校第1位。

理论成果方面,《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发展机构的建设思路》和《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师发展的实践路径》分别刊发在《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上,后者获宁波市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专著《翻转课堂,我们在路上》由浙大出版社正式出版,案例《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讨班教师发展项目》被评为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优秀案例;项目《规模化推进‘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实践》获2016年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组织机构建设研究》《MOOCs浪潮下应用技术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培育途径研究》分获2013、2015和2017年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中心”相关实践经验举措得到媒体、省内外兄弟院校同行及专家的持续关注和一致认可。《中国教育报》《浙江教育报》等分别对我校的教师教学发展工作进行专题报道;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现教育部副部长吴岩等领导,以及多名教育专家和国家级教学名师先后来我校现场考察,随堂观摩了“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讨班”学员的教学示范并给予了充分肯定。教师发展中心人员分别应邀在“2016全国民办高校教师发展研讨会”(西安)、“2019全国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工作研讨会”(曲阜)、“2021全国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论坛”(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以及“2022第八届高校教师发展网络(CHED)”(山东大学)等全国性会议上作教师发展工作专题报告,受到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先后有来自全国10个不同省份的30余所高校教师发展机构的负责人专程来中心学习考察。“中心”还就“翻转课堂教学”专题组织本校优秀教师为“江西省民办高校教师发展工作培训班”、“西安培华学院骨干教师培训班”、“南昌工学院新教师教学骨干班”以及“泉州信息工程学院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开展现场培训,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  

目前,我校为“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首批示范中心之一)、“浙江省高校教师发展中心联盟常务理事单位”(联盟成立的筹备单位之一)、“全国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联盟常务理事单位”(首批成员单位)。

       
 
 
 

 

                                                                                                                                  (以上数据截止到2024年3月)

 

Copyright © 宁波财经学院教师发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学院路899号
宁波经财学院 | 新闻网 | 校长信箱 | 后勤服务 | 校园综合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