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杰是上虞人,大学是在宁波大红鹰学院读的。读书时就尝试着创业的他毕业后,在宁波开了家电脑公司。
结果没多久他就接到老妈的电话,让他回家去做一件他根本不想做的事:养猪。
刘荣杰的电脑公司开得很不错,对养猪的事自然也很抗拒,但是老妈日夜电话,还威逼他如果不回家养猪就断绝一切往来。
情急之下,刘荣杰只好关了宁波的公司,郁闷地回了老家。然而,谁都没想到,两年后,刘荣杰不但郁闷没了,反而靠所学在养猪上杀出了一条“血路”: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
近日,央视7台“致富经”栏目播出的专题片《电脑公司老板被逼回家养猪》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片中主角刘荣杰奇特的创业成功之路,更是在其母校宁波大红鹰学院引起强烈反响,校园内又一次掀起了创业热。
8年,300多名毕业生创业成功
其实,该校像刘荣杰一样成功创业的毕业生在宁波大红鹰学院还真有些数不过来。
比如,创办嘉兴市欧柏特电器有限公司的柏王强;经营户外用品、年销售额几百万元的沈佳;业余喜欢主持、毕业后创办宁波缘爱琴婚庆礼仪策划机构的余佳杰;创办宁波市云雾魔术有限公司,并曾与魔术师刘谦同台献艺,年承接社会商演200多场,被誉为“校园魔术王子”的李洪杰......
据不完全统计,八年来,该校毕业生中自己开了公司且有一定影响的有近300人。
大红鹰的大学生创业为何能这么成功?分管教学和就业的副校长李羽道出了其中原委,“创业是大红鹰教育的传统,多年来我们始终将这一传统融入人才培养之中,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通过教育启智、搭建平台、设立基金、内外联动等措施,不断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力助热爱创业的大学生们成就梦想。”
助学生积极创业成为教学核心
自办学以来,该校就十分重视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并创新推出职业指导师制度,明确规定职业指导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创业教育和指导。
目前,该校已拥有一支70人的专业化职业指导师队伍。为给热衷创业的大学生们提供练兵场所,该校每年4月份均举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至今已历七届。
曾荣获2007年全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一等奖、现为一公司总裁助理的陈志特感受最深,“大赛前夜的失眠,舞台上的紧张刺激,评委的苛刻与勉励,获奖后的热血沸腾,至今让我激动不已,创业大赛不仅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意识、临场智慧和实践能力,更培养了创业需要的吃苦精神、团队合作和责任意识,使我们终身受益”。
设立创业园供学生模拟运作
为满足学生的创业渴望,该校专门开辟了大学生创业园区。园区约2000平方米,按学生创业的特点进行摊位分割,每个摊位都能独立经营,整个园区可供40个创业团队同时入驻开办模拟公司。
为强化规范管理,该校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大学生创业园区管理规定》,其目的就是让大学生从创业伊始即步入正轨。
大学生入园后,模拟公司从人员组织、资金投入到产品营销等一切事务全由创业学生实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全仿真法人有限公司的运作模式进行。截至2011年3月,园区先后接纳200余个创业团队开办模拟公司,入园锻炼学生达1500余人次。
此外,有的教师还根据网购特点带动学生在淘宝网开店,师生们边上课边当起了“小老板”,如经管学院陈光梅老师和她的学生建立的雏鹰童装、幕斯鼠、一诺数码、淑美小铺等都有一定基础。
设立基金对创业的学生进行资助
大学生创业者在起步阶段往往面临资金困难,鉴于此,该校在教育引导的同时,降低入园门槛,既可用现金投入,也可用实物折合计算,总原则是投入资金和实物能够满足所申请的经营项目的日常需要,并尽量规避风险。
同时,学校还设立创业基金,每年拨专款用于鼓励大学生创业,主要采取奖励方式进行,规定凡在校、市、省各级组织的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入驻园区创业均可获得不同等次的创业启动资金,同时对园区创业团队进行考核,名次列前的也给予一定奖励资金。学校还积极为刚起步的毕业生创业者给予资助。
此外,该校校友会还在母校建立了创业发展基金,不仅形成了大学生创业反哺机制,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力助推了大学生创业起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