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正文
只身闯天下的80后——记宁波大红鹰学院毕业生罗建军
发布时间:2011-05-31 08:43:04
□本报通讯员  黄荷逸杨   项惠玲
  
罗建军,2011年浙江省大学生创业典型人物,是上海耀舟国际物流宁波分公司总经理。他毕业于宁波大红鹰学院,大学读的是国际物流专业。他白手起家,孤身在异乡打拼,毕业不满5年便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创业第一年就创下100多万元的利润……

  珍惜每一个学习机会
  刚进大学的罗建军跟许多普通大学生一样,上课下课,教室、食堂、寝室、图书馆四点一线,课余时间他在校广播台做一名播音员,一年后,他成为了广播台的台长,后来做到了校宣工部的部长。作为学生会的干部,罗建军平时活动多、工作忙,学生工作经常占用他很多课余时间,即便是这样他也不敢耽误一分钟学习时间。罗建军知道自己的学费用的是助学贷款,他能坐在课堂里读书是用借来的钱换来的。“这些钱我只能靠自己还,所以除了把书读好我没有别的退路。”忙碌的大学生活也教会他许多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学生会的工作是难得的实践机会,是良好的试金石。参与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如脚踏实地的态度、计划做事的习惯,还学会与人交流,早早学习如何当一名合格的管理者”。

  在物流界拼出了模样
  走上社会比罗建军想象的要艰难得多。一心想要在物流界有立足之地的罗建军,最初的工作却是在一家进出口公司做外贸。他风里雨里在宁波四处奔走,跑单据,做单证,什么样的活都干。艰苦的工作给罗建军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熟悉了解每一个环节能使你有良好的大局观,这是作为一名管理者必要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查漏补缺,维持整个团队的顺利运转”。
  很快,专业扎实、工作勤恳的罗建军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2007年,罗建军经人介绍进入一家刚成立的物流公司。公司百业待兴,老板加员工只有5个人,可是罗建军却很开心,这里,就是他梦想的真实起点。在刚起步的公司里,他每个岗位都待过,熟悉物流的全部流程,这为他自主创业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两年间,当初只有五六人的小公司已经初具规模,罗建军也在物流界拼得像模像样。但他仍然没有忘记最初的梦想:自主创业。
  2009年,正值公司管理层变动,罗建军趁此机会辞职,一心一意筹备自己的公司。创业之初,需要大量的资金,他把自己多年来的积蓄全部投到新公司,又想方设法向好友借了一些钱,终于在2009年底公司注册成立。第一年公司的毛利润有100多万元。然而,罗建军并不是个满足于现状的人。目前,他绍兴分公司正在筹划中,他还希望能在宁波周边的每个口岸有自己的办事处,把公司网络式发展起来,对此,这个年轻的创业者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