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正文
【宁波晚报】90后文物修复团队 赢得斯洛伐克专家点赞
发布时间:2018-04-28 17:30:41
    本报讯(记者 李臻 通讯员 王轶群 文/摄) “非常棒!”昨日,在宁波大红鹰学院第三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博览会的文物修复展馆中,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发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的专家。看着一件件破损的文物在这里重获生命,专家们对这支90后文物修复团队赞叹不已,并希望有进一步的合作。
    宋代的瓷器、明朝的家具、清代的书画……走进这个展馆,犹如迈入一个小型博物馆,不但环境布置得古色古香,而且陈列的件件都是文物,看起来充满历史感,清雅至极。
    “这些瓷器、书画,有些是我们在古董市场淘来的,也有为客户修复的,原来都是残缺的,经过我们修复,现在重获生命了。”该校人文学院副院长夏柯说。
    这支文物修复团队就是该校人文学院的师生,目前有20余名成员,“连老师也是90后,都是颜值担当”。他自豪地说。
    今年读大二的朱佳文看起来秀气文静,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和同学们淘遍古籍找到配方,复原出古法沉香丸。这枚沉香丸闻起来甜怡醇和,一经推出就获得香粉们的追捧。“当时,我们查阅了很多古书,最后在宋代《香乘》中找到了配方。”她告诉记者,“沉香丸的材料主要是沉香、乳香、白芷、小茴香等,反复做了配试,最后终于复原出来了。”
    大四学生杨磊因为文物修复的特长,在今年3月开起了专业的文化公司,还没毕业就当上了老板。2016年,杨磊通过专业课程开始学习艺术品修复,两年多来修复各类器物2000多件。“修文物,需要沉下心,在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晚上是最好的时间。”杨磊告诉记者,在积累了一定的修复和鉴定经验后,他带着学弟学妹办起了公司,对外承接业务。“我的客户全国各地都有,目前仅文物修复每月就有两三万元收入。”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喜欢上这一行,除了把它当作一门谋生的技能,更多的是可以在接触和了解的过程中,承担起传承的责任,并在传统文化中有所创新。”夏柯表示,“学院正在设计系统的相关课程,包括修复、鉴定、评估、拍卖等文化产业,将有更多学生来学习这些课程。”
杨磊在介绍文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