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正文
【浙江日报】宁波用高水平大学 提升一座城市的高度
发布时间:2019-03-22 08:10:00

    决定一座城市高度的不是摩天大楼,而是高水平的大学。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来,全力践行“高教强省”战略部署,制发《关于支持宁波大学加快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若干意见》,出台《关于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 推进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掀起了加快高教发展的高潮。宁波目前共有高校16所,其中全日制本科高校8所,高职高专院校6所,成人高校2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16万人,基本形成了结构完整、体制灵活、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体系,省内高等教育副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共有47个一级学科类别,开设514个专业,基本覆盖了全市一、二、三产业,培养层次涵盖了从专科到博士多层次学历教育,对宁波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持续提升。
    当前,宁波已进入聚焦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阶段。2017年以来,国家全面启动实施“双一流”战略,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省委、省政府制发《关于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意见》。宁波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家“双一流”建设和我省高教强省战略的部署,拉高标杆、扬长补短,奋力推动宁波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为此,宁波市委、市政府把高水平大学建设列入全市“六争攻坚、三年攀高”重点项目,一年多来,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带动大发展,聚焦高水平大学建设,量质并举、以质为先,精准发力、成效初显。
    突出政治引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忘为党育人的初心、站稳为国育才的立场。加强组织领导。宁波市专门成立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全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建立高校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机制,指导公办高校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全市启动了高校思政工作改革,落实54项改革任务。5所高校建成马克思主义学院,10个市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领衔思政课程质量提升行动,132个青年大学生理论学习小组覆盖在甬高校。加强队伍建设。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提升计划,重点培养40名市“名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
    主动向国内高教强市对标看齐,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加快打造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强化政策引领和资源保障。2018年5月,制订出台了《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宁波大学加快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若干意见》,5年内新增16.85亿元财政资金,并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师资引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一揽子政策,进行全方位支持,推动宁波大学加快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步伐,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19年,宁波出台《中共宁波市委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 推进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强化顶层设计,围绕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学科专业建设、布局结构优化、体制机制创新等重要方面,推动在甬高校追求卓越,争创一流。近3年,宁波市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均占市本级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的一半以上。从2018年起5年内,全市投入高水平大学建设经费将不少于150亿元,其中市财政投入不少于5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双一流”大学、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建设等。坚持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积极引导在甬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提升内涵、办出特色,聚焦服务国家、区域、行业发展和学生全面成长,集中力量发展社会和产业急需的优势学科专业。宁波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宁波诺丁汉大学在2019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位居第55位,宁波工程学院跻身全国百所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试点高校,浙江万里学院等4所院校入选省首批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示范建设学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院校入选省重点(优质)建设高职院校。宁波大红鹰学院获批更名为宁波财经学院,填补了宁波财经类院校的空白。推动和支持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争创国家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宁波教育学院转型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进一步提升宁波高等教育整体水平。
集聚优质资源 加速推进弯道超车
    宁波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名院大校建设的决策,不惜重金引进国内外优质资源,迅速增强宁波高等教育实力。主动牵手知名院校。2018年8月宁波与浙江大学签订《共建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协议》,校区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最终规模将达到4000人左右。目前,校区建设工作正全面推进,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宁波分院正式招生,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揭牌成立,第一批洽谈引进智能制造、光电子器件、智能汽车电子与车联网、储能工程及新材料等20个浙大高端科研团队,并分别拟订了工作计划书,2019年引进第二批团队工作也已启动。今年1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年底新校区建筑主体结顶。正式建成后,在校研究生规模将逐步达到2000人。签约引进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院校在宁波建立研究院或研究生院,宁波财经学院与北京电影学院签约共建北影影视艺术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固高科技公司李泽湘教授团队签约共建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宁波智能技术学院,全力打造宁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大力招揽一流人才。宁波推出并实施“3315计划”“泛3315计划”“甬江学者计划”等人才工程,面向国内外引进一流专家学者。近两年,在甬高校引进全职院士4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3人、长江学者8人、钱江学者17人,为宁波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积极引育创新团队。全方位引进、培育高水平创新团队,在甬高校拥有市级以上创新团队20个,高级职称专任教师占比达43.3%。
    宁波以建设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为龙头,深化校企合作,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支撑性作用。服务产业升级。对接宁波市绿色石化、汽车制造等“246”万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实施高校学科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和产教融合试点,投入1.87亿元建设57个市级重点学科、86个重点专业,力争通过4年左右时间,培育一批科研能力强、与宁波重大发展战略和产业契合度高的市级重点学科、专业。宁波大学化学、材料科学等5个学科,以及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服务科技创新。强化行业指导办学,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成立宁波市知识产权学院、宁波市智能制造学院等7个行业特色学院和8个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重点建设宁波财经学院大宗商品商学院等11个宁波市级试点特色学院,推动产教供需双向对接、精准服务,建成宁波大学港口经济协同创新中心等24个省市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甬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重要奖项,实现了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的全面突破。服务区域提质。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引导和推动在甬高校向经济发达的区县(市)、高新区和产业集聚区延伸,根据各区县(市)、功能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和科技人才需求,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推进高等教育集聚区和环高校创新区建设。宁波大学海运学院、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浙江医药高专、宁波工程学院汽车学院分别落户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慈溪、奉化和宁波杭州湾新区。 

    链接地址:https://zjrb.zjol.com.cn/html/2019-03/22/content_3213854.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