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正文
【学习强国】防疫一线丨战“疫”逆行 宁财院这群“95后”书写责任与担当
发布时间:2020-02-25 12:12:52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的4号楼与8号楼之间,不停穿梭着一辆白色观光电瓶车,它倾听着无数患者的祈祷,它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宁波财经学院18工商Z1的茅作东就是这辆车的义务驾驶员之一。
    今年1月份,茅作东听闻宁波华美医院志愿者紧缺,二话不说就报了名。华美医院正是宁波市收治新冠肺炎确证病人的定点医院之一,普通人路过那里都要绕道走。“总要有人做些什么,我希望我就是其中之一。”
    在进行了岗前驾驶培训与防护知识学习后,茅作东很快就上岗了。“我的工作是驾驶车子把8号楼的发热门诊病人接送到4号楼CT室进行新冠肺炎诊断。”茅作东说,“发热病人是疑似还是确诊,都需要等CT以及核酸检测结果出来才知道,但在这之间我们驾驶员都会与患者进行接触。”
    工作前,茅作东要花十分钟将自己全副武装起来,为了安全起见,病人与驾驶员需背对而坐保持最远距离,“接送完一名病人车子就要消毒一次,这么下来其实还挺安全的。”这份在旁人眼里风险非常高的工作,茅作东却用轻松的心态来面对。
    工作中,有一位病人给茅作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病人觉得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情绪崩溃,嚎啕大哭,茅作东和医生一起安抚他,劝说他冷静下来先做检查。“万幸的是,检查结果一切正常,这让我感触很深,在死亡的威胁面前,很多人都是脆弱的。接了这个工作,也更让我觉得生命的可贵,要让每一天都过的有意义。”茅作东每天会遇到形形色色的病人,这也让他头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人生百味。
    为了避免与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接送车规定每次只接送一名患者,一天下来至少要跑五六十个来回。“我们义务驾驶员四人轮流值班,一个人只需要工作4个多小时,这与门诊医生比起来,完全不算什么。”茅作东说。
    为了家人安全,茅作东和志愿者们与医生一同安排在隔离酒店居住,这期间,茅作东深深的被前线医生奋不顾身、吃苦在先的精神所感染,“他们完全将患者的生命健康摆在第一位,勇敢而又坚定!”虽然身上浓重的消毒水味挥之不散,留在脸上的压疮压痕清晰可见,但这个95后大男孩已经受住了考验。
    “慈溪是我的家乡,父亲是我的榜样,我没有退缩的理由。”
    “谢谢你的加入,稍后会给你工作安排,志愿期间也请保护好自己。”2月初,宁波财经学院18工创4班的顾少俊从微信里看到慈溪市招募志愿者的通知,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成为了慈溪市开元名庭酒店志愿队的一员。
    “作为一名曾经的中国军人,若有战,召必回;回必战,战必胜。军人是会退役的,但军魂是不可磨灭的。我在部队里曾经说过,用情感书写忠诚,用行动铸就军魂。我对着军旗宣过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但我有聚沙成塔的决心。”主动请缨的顾少俊,去年才从部队退伍。
    顾少俊主要负责在隔离区核实进出人员信息,防止无关人员进出,他的工作时间是午夜24点至第二天早上8点。“凌晨1点至3点是医护人员下班时间,4点至5点是酒店后勤人员上班时间,这个时间段是最容易犯困的时候,做好相关核对工作极其重要。”顾少俊强调。“现在是疫情对垒期,大家都十分配合我们的工作。尤其是我负责的隔离区,里面被隔离的群众,他们理解我,我也理解他们,在日常的检查结束之后,我也会听他们唠唠嗑,说说生活中的琐事。”
    都说上阵父子兵,顾少俊的父亲也战斗在防疫一线。顾少俊的父亲,不仅是一家公司的财务主管,还是中共党员、村干部。为响应市里的号召,年后没过几天,他就带头封锁了村口,对进出的车辆行人进行检查。“我时常见不到他人,他经常一整晚不睡觉去村支部值班,有时村里一个电话过来,他就急匆匆地走了,饭也没顾上吃。”顾少俊说,正是因为有了父亲这样的榜样,才让他坚定了参与这次志愿服务的决心,当父亲得知他要去隔离区做志愿者后,沉默了一会,说了一句“去吧,保护好自己”。
    “参过军的人内心都会有一种热血与信仰,社会需要,便毫无保留;疫情告急,便无所畏惧。慈溪是我的家乡,父亲是我的榜样,我没有退缩的理由。”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举国战“疫”的战场上,宁波财经学院的这群青年人投身于防疫一线,厚厚的防护服后面,是一双双澄澈的眼睛,他们“逆行”的坚毅背影,书写了95后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对他们来说这是一场保卫国家,守卫家乡,守护生活的战斗,他们没临阵退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如约而至的,不只只是春天,还有平安归来的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