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正文
【人民日报客户端】那些一直被保护的95后宁财院大学生 一夜间突然长大
发布时间:2020-02-28 14:21:17

    2020年,95后的他们与一场风暴不期而遇,这群年轻人毫不犹豫,从未彷徨,只想为战疫“做点什么”,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生命的重量。
守望相助,共战疫情。有人宅在家中,以所学专长,“硬核”科普提高人们的精神“免疫力”;更有人走出家门,选择逆行抗疫,青春正好的95后用自己看似微小的力量传递着爱和光芒。
    擦干妈妈的眼泪
    他在隔离区当志愿者
    “早上好,您现在身体怎么样?有什么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跟我们说……”宁波财经学院16网络1班的孙林灏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挨个叩响隔离区的房门。
    这个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隔离区,共有20多个隔离人员。“第一次参加隔离区志愿者工作,说不怕是假的,但能加入这个行列当中,我觉得很荣幸。”孙林灏说,隔离区的工作是24小时轮班倒,他大多数是白班,时间是上午8点半到下午4点半。工作内容是看护隔离人员,帮助医护团队进行每日的健康检查。
    工作期间,孙林灏需要全副武装,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套、鞋套一个都不能少,“穿着羽绒服塞在防护服里,N95的口罩密闭性又很好,我真切感受到什么叫‘憋屈’,就像被裹起来的粽子一样,连走路都不方便。”孙林灏说。
    除了每日的例行健康检查,孙林灏还要时刻关心隔离人员的心理状况。“没事就陪他们聊聊天,问他们有什么生活上的需要之类。有些隔离人员心理负担比较重,我们志愿者就要用心开导他们,这也是我们在这里的价值所在。”
    孙林灏也碰到过几次比较棘手的情况。有一位隔离人员情绪一直不稳定,拒绝身体检查,拒绝戴口罩。“这种情况只能将心比心。”孙林灏和志愿者轮番对该隔离人员进行安抚,直到他情绪稳定,愿意配合工作,“我们需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只有了解他们在忧虑什么,才能更好地消除他们内心的不安。”
    下了班,孙林灏也不能回家,因为看护工作的特殊性,他吃住都在隔离区。“有时候挺想爸妈的,我报名的时候他们都很支持我,我走的那天抱了一下我爸妈,我妈没忍住掉了几滴眼泪,我跟她说,又不是上前线,要相信我,没事的。”孙林灏说,在这关键时刻,正是我们年轻人挺身而出的时候,不能退缩,不能畏惧!

链接地址: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11814520/rmh1181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