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宁波高校全面进入“网课”时间。得益于互联网的便利,记者当了一回旁听生,在钉钉“围观”了两节课。
一节是公共英语,一节是专业课,两个老师不约而同围绕疫情话题展开,把疫情融入到专业课中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记者注意到,宁波高校根据这次疫情,精心准备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政课,还有部分专业课也融入疫情话题,因势利导,提高学生参与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青年学子在网上纷纷留言,他们说:“这样的思政课太走心了,请给我来一打。”
为疫情建造一个纪念广场
你会怎么设计?
“一场疫情,全国人民都成了厨子,只有一线医护成了战士,全体老师成了主播,机关干部成了门卫,中年父母成了哭笑不得的班主任,小区保安成了哲学家,问的都是直击灵魂的终极命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刘岚是宁波财经学院景观设计的专业老师,头一次网上直播,为了活跃气氛,她准备了这条段子,接下来,她准备围绕疫情展开教学。
疫情和景观设计有什么关系?刘老师抛出一个话题:“网上有人呼吁,等疫情结束在武汉建一个疫情纪念广场,你觉得该如何建?”
一个宏大的设计作业,刘老师巧妙地拆解成三个问题:纪念谁?表达什么?空间形式?课堂上还来了一场在线投票活动。“这在以前的教室里很难实现。”刘老师说。
在纪念谁的问题上,不少学生选择医护人员,还有的选择吹哨人。
在纪念广场应该包含哪些内容的问题上,选择最多的是弘扬医护人员的大爱和战斗精神,其次是警示和提醒,排在第三的是保护环境、杜绝野味。
在空间形式上,刘老师抛砖引玉,介绍美国的越战纪念碑和汶川地震纪念广场,课后作业是让同学设计一个纪念广场。这对于园林设计专业学生来说,是个很好的锻炼。
链接地址: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11814417/rmh1181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