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正文
【人民日报客户端】去年带货2000公斤滞销猕猴桃,宁波这个女大学生帮老乡带货,点赞!
发布时间:2020-06-15 14:37:14

  “一元结良姻,九月拾桃缘。”这几天,宁波财经学院的的师生在朋友圈里接力转发这句广告词,大家都是冲着徐婷婷站台“打call”的。

  徐婷婷在宁波财院读大三,衢州江山人,当地的徐香猕猴桃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驰名海内外。不过,徐同学80多岁的外婆,住在大山深处的高峰村,因为地处偏远消息闭塞,价格卖不上去不说,猕猴桃还年年滞销。

  去年,徐婷婷组织了10余名大学生团队,创建了“乡船优品”线上销售渠道,帮助外婆售卖猕猴桃,往年只能卖出去五分之一的猕猴桃,去年全部卖光,价格也从四五元一斤的收购价,卖到了八块钱一斤的“直供价”。

  今年,不少老乡找到徐婷婷“带货”。徐同学和团队商量了下,本应九月上市的猕猴桃,他们蹭“618”热度,提前引流预售,面向宁财院师生打出了“一元预购三颗猕猴桃”的“一结桃缘”活动。

一个寒假雪花酥网销六七千元,给了她信心

  2017年,徐婷婷从衢州大山考到了宁波财经学院。她学的是财务管理,这个专业和企业管理、营收、成本、利润打交道。她学习刻苦,也很上进,大一、大二接连参加了好几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不少参赛项目和电商有关。

  慢慢的,她想把自己所学专业,和比赛积累的经验,用在实践中。

  她想到了老家的猕猴桃。

  “江山的徐香猕猴桃很有名,大山里的猕猴桃因为昼夜温差大,自然生长,甜度高,口感好,就是因为在偏远山区,运输成本高,收购的人少,价格也卖不上去。”徐婷婷说,外公外婆七八十岁了,和舅舅一家生活在乡下,每年的猕猴桃产量在一千公斤上下,能卖出200公斤就不错了,剩下的,送人的送人,烂掉的烂掉。村里的其他农户情况也差不多。

  徐婷婷寻思着能不能通过搭建网络销售平台,把猕猴桃卖到大山外。2018年年底,在老师的支持下,她组织了不到10个人的大学生团队,开始创业。

  “当时猕猴桃下市,网红零食雪花酥很火。”徐婷婷立即联系了妈妈和几位村妇,卖雪花酥。

  “雪花酥成本小,制作简单,我专门回去两次教他们做,口感满意了,才开始接单。”徐婷婷说,一个寒假雪花酥网上销售额有六七千元钱,“高峰时一天卖出去100包,客户大多来自朋友圈,虽然量不多,但积累了一些经验。”

除了“带货”还带动就业,村民日收入上百元

  雪花酥圈了第一波客源之后,徐婷婷有信心能把家乡的猕猴桃卖好。

  2019年6月,她决定先从外婆家的桃园做起,联合村里的劳动力,组织货源,采摘、分装、发货等等,她还联系了老家的一位猕猴桃收购商,利用他们的仓储保鲜技术,延长猕猴桃的上市期,售卖时间从一个月延长到两个月。

  “村里有20个猕猴桃种植户,产量一万公斤,4个劳动力一天可以采摘1000公斤猕猴桃,再加上搬运、分装等,大概需要20天左右,每天给每个村民发放100元—150元不等的劳动报酬,采摘这块可以给农户增收10000元左右,再加上猕猴桃售价从田间地头的4元钱一斤,卖到8元,销售额能增长一倍。”徐婷婷盘算着。于是,猕猴桃从9月上市前一个多月,到10月底下市,徐婷婷带领团队铆足了劲儿,做推广文案,做线下活动。

  徐婷婷说,因为村里都是留守老人,不会用手机,不会看订单,也没办法独立完成包装和发货,于是她又找到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人,还有快递小哥,在发货时关照一下。

  高峰村的张大爷是留守老人,低保户,接到这份短期工后,每天包装发货,活不累,还能挣个百十来块钱,他很开心。  

去年卖出2000公斤猕猴桃,今年要帮更多老乡带货 

  写推广文案、做海报、在线上搞活动……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家乡的猕猴桃,徐婷婷带领“乡船优品”团队们在微博、今日头条、凤凰新闻等十余个自媒体平台上开通了账号,及时更新文章和猕猴桃的推广消息。

  慢慢的,自媒体平台上的阅读量从惨淡的个位数变成了40000+,团队也陆续接到了来自内蒙古、云南、山东、江西等全国十余个省份的订单需求,“外婆家1000公斤的猕猴桃卖得一点不剩,往年只能卖五分之一的量,今年一个多月全都卖完了。”徐婷婷很兴奋。她说,尽管有些小额订单,运费并不便宜,利润更是微薄,但一想到家乡十几口人能多一笔收入,徐婷婷就充满了干劲儿。

  去年,徐婷婷帮助村民卖出了2000公斤猕猴桃,为农户带来3万余元的销售额,带动10多位村民短期就业。

  徐婷婷网上售卖猕猴桃,成了村里的红人,不少农户找她“带货”。“我们的客户主要是宁财院的师生,推出一元预购三颗猕猴桃的活动,也是想稳固客源,再在朋友圈吸引一波潜在流量。”徐婷婷说。

  除了渠道端的建设,徐婷婷还准备联合高校师生,给老乡搞种植培训,提高猕猴桃的甜度和口感,还考虑发展林下经济的可能性等。

  “有个同学是台州的,我们准备猕猴桃下市开卖涌泉蜜桔,其他同学有货源,我们也可以帮忙推销。”徐同学说,她想通过带货提高农户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就像她给这个团队取名为“乡船”,就是希望让家乡的风味走得更远。

链接地址: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13981984/rmh13981984?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