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人物故事-正文
大学毕业,他送了自己这样一份特殊的礼物
发布时间:2020-06-23 10:38:00
前几天是国际献血日,我校16网络2班的巫春波再一次来到宁波市中心血站,“小巫来啦!”血站的工作人员与他熟络地打着招呼。由于前几天生病吃药,打乱了巫春波准备在614国际献血日献血的计划,除了陪妈妈过来献全血外,他还送了自己一份礼物。
参加完毕业典礼,巫春波就正式大学毕业了,“也算是给自己送了一份毕业礼物。”他口中的毕业礼物,就是一张“2016-2018年度浙江省无偿献血奉献奖”的奖状。

 

2016-2018年度浙江省无偿献血奉献奖

三年累计献血量过万他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一个月献血1-2次的习惯,巫春波已经坚持了三年。截止目前,巫春波已经参与无偿献血34次,累计献血量达到10100毫升。
累计献血10000毫升是什么概念呢?正常成年人血量约占体重的7%-8%,即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血量大概为4200-4800毫升,捐献10000毫升,相当于巫春波身体内所有血液已被全部“换”过了两次。
血小板检测,体检,上机捐赠……巫春波早已成了血站的“常客”,对献血的流程已烂熟于心。今年4月份,他又成功申请到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而距离他2017年3月第一次献血,不过短短三年多。
 
 
 
 
在巫春波34次献血次数中,有33次都选择了机采血小板捐赠。“血小板的利用率高,临床疗效也更好,只不过献血时间会长一些,我一般每次会献1-2个单位的血小板,需要一两个小时”。
对巫春波来说,献出的是鲜血,挽救的是生命。每一次他收到血站通知他的血液检验合格,即将用于病人救治的短信时,巫春波的心里就会感觉格外温暖,“支付宝上可以查到捐献的血液去了哪个医院,看着流淌在自己身体里的血液能挽救素不相识的人的性命,这是多么棒一件的事情”,“我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更应该为社会做些贡献”。
 
 
 
巫春波献血次数、总量和去向统计
 
献血好处多他希望让更多人参与其中
献血能减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提高身体免疫力,还能救人于危难,这个事太‘划算’了”。巫春波也成为了无偿献血的“倡议人”,除了自己坚持献血,还时常叫上朋友一起,向他们宣传献血的好处,告诉他们献血也是在做公益。
心血来潮献一次容易,一直坚持到现在,他真的很厉害”,看着他已经攒了厚厚一叠的献血证,巫春波的朋友们不止一次向他伸出大拇指。在他的带动下,身边不少朋友也加入了无偿献血的公益大军。
 
满满的献血证
 
献血就是巫春波实践公益的方式之一。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身边人参与其中,从点滴小事传递社会温暖。他还说:“以后想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骨髓捐赠者,做更有价值的事”。
 

 

 

 

 

 

巫春波投身志愿服务活动

父亲带动全家无偿献血疫情期间也不间断
其实,巫春波的这一股热心肠和对献血价值的理解,很大一部分都受到了他的父亲巫发斌的影响。巫发斌是一家普通的包装生产工厂的工人,文化程度并不高,但他一直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社会,一有空就会来到血站献血。今年,和儿子一起,巫发斌也成功申请到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巫春波和父亲的抗疫事迹被中国教育报点赞
 
人家说言传身教,我的父亲对我的教育大部分时候都是‘身教’,他踏实、认真、肯吃苦,干活兢兢业业,父亲的这些优点对我影响很大”。久而久之,巫发斌的奉献精神也影响了家人,全家都加入了献血者的队伍。
今年的2月初,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紧张的时刻,巫春波一家人却在看到宁波中心血站发布的“血库告急”的求助信后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无偿献血。“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每一瓶用于治疗重症患者的免疫球蛋白里都包含了上千个人的血液成分。献血既是对疫情另一种方式的援助,也可以缓解其他临床用血紧张,一举两得。”在巫春波一家看来,献血是一件拯救他人生命于一线的事情。
 

 

 

巫春波父母献血信息

巫春波父母在私家车上张贴了救援队的标识和救援联系方式
 
今年五月份,巫春波在学校网站上看到了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报名公告,他随即决定报名加入,不过最终因为家庭原因,去西部的计划被暂时搁置。“以后如果有机会,我还是会选择去的,到祖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用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热爱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期望和寄语”。

 

巫春波大学期间奖状

 
巫发斌随救援队参与救援任务
 
巫春波在支付宝“蚂蚁森林”里的公益行
 
巫春波报名“利奇马”灾后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