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正文
甬商新质生产力与科技金融论坛在我校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11-03 18:37:00

   

  11月2日下午,“甬商新质生产力与科技金融论坛”在我校举行。论坛聚焦科技金融与新质生产力培育,汇聚业界大咖,为甬商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国平出席,会计学院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我校科研处(地方合作处)处长王瑞主持。论坛得到了海曙区人民政府的悉心指导和宁波市科学技术局的大力支持。

  宁波市科学技术局资源配置与监督评估处处长曹伟国先生致开幕辞。曹伟国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已吹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号角,宁波要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牵引,用活科技金融工具,让创新要素在甬充分涌流。他对我校率先筹建“宁波市新质生产力与科技金融研究中心”给予高度肯定,期待高校成为“三懂”复合型人才策源地。
  李国平在致辞中表示,学校正联合海曙区科技局、中国管理科学学会财务管理专委会等共同申报“宁波市新质生产力与科技金融研究中心”。近五年来学校获省级科创平台2个、国家级项目25项,希望通过论坛推动政产学研合作,探索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在主题演讲环节,科技部二级研究员、浙江大学国家高端智库领军人才、浙江省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会会长房汉廷解读了“科技金融本质及耐心资本创造”。他重点阐述了科技金融第一定理——技术资本化以及科技金融第二定理——资本高能化,并揭示了耐心资本从“资本短视”转向“长期主义”的本质。
  论坛上,原科技部外国专家服务司司长王俊明作了“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实践与思考”为主题的演讲。王俊明强调了国际人才合作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明确指出根据国际科创中心漂移的理论研究,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是打造全球创新中心的重要途径。
  原科技部重大专项司二级巡视员郑方能围绕“强化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演讲。郑方能表示,只有进一步强化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科技金融体制机制,才能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为实现高水平的科技治理之路提供强大支撑。
  上海市海外经济技术促进会浦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浦东新区私募基金联盟(川沙)副理事长许嘉俊聚焦“科技金融与宁波新质生产力发展”,响应了专家的观点,提出了符合宁波产业特色的科技金融策略,建议打造甬港跨境技术转移中心,发挥宁波财经学院的独特优势,构建新质生产力研究高地。
  最后,海曙区科学技术局局长、党组书记张越男为本次论坛致闭幕辞。他表示,海曙区将把专家的智慧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聚焦“集群突破、平台赋能、概念验证”三个方面,推动科技金融与产业深度对接,诚邀专家、资本和人才做海曙创新“长期合伙人”。
  本次论坛集高屋建瓴的政策解读与务实可行的实践指导于一体,有效汇聚政府、高校与业界智慧,为甬商发展注入金融活水,为宁波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智力支撑。
  (撰稿:会计学院(财富管理学院) 张琳婧;摄影: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孔子健 ;审核:科研处(地方合作处)王瑞、会计学院(财富管理学院)禹久泓)